(相關資料圖)
安徽省蕭縣楊樓鎮地處皖北平原,耕地面積近10萬畝,是蕭縣傳統農業大鎮,近年來,該鎮著重從傳統農業提質增效上做文章,因地制宜,通過全面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集中連片規模示范種植,結合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青儲玉米、訂單農業等傳統農業種植新思路,多元化推進傳統農業做大做強。
“傳統農作物種植,高產穩產才是硬道理?!痹撴倵顦巧鐓^“80后”種糧大戶杜明響正在調試植保無人機,準備給自己承包的500畝玉米施藥?!拔疫€真要感謝鎮里對我這塊地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這幾場大雨,這塊地沒有一點積水?!倍嗄陙?,該鎮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通過優化改造田間路網及電網、疏通水路、推廣節水灌溉等措施,實現了全鎮域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為傳統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障。
“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化農田路網電網、發展訂單農業、推廣良種及新種植技術等措施,這兩年我們已初步建成新廷社區、馮場村兩個萬畝、千畝連片糧食種植示范片,充分發揮示范片的示范帶動作用,以穩產高產為根本種植原則,為傳統農業提質增效、多元化發展夯實了基礎?!痹擖h委書記孫鐸介紹道。時至立秋,在馮場村中農發集團良種玉米推廣示范區,1000余畝良種玉米在艷陽下顯得尤為茁壯挺拔,一片片葉子像綠色的綢帶隨風搖曳。
“去年的復合種植效果不錯,也總結了一些種植經驗,今年村黨組織領辦的種植合作社又拿出500畝地塊專門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就現在的長勢來看,今年的產量應該還不錯?!睏顦擎傂峦⑸鐓^黨總支書記劉漢生站在地頭望著長勢良好的田塊自信地說。
今年是該鎮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第二年,去年承擔了2100畝的種植任務,種植主體主要為村集體和種糧大戶的連片地塊,頭一年就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每畝增收近500元,完成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既定目標,同時從耕、種、防、收各環節總結了大量復合種植經驗。今年該鎮又承擔了3300余畝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在改進種植技術的基礎上,對玉米、大豆品種也進行了優中選優。
“針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技術需求,通過縣農技推廣中心專家組的指導意見并聽取了種植主體的意見建議,一方面對種植技術進行了改進,同時對玉米、大豆的品種進行了優化,今年的新品種更適應復合種植的技術特點,就現在玉米大豆的長勢來看,今年的產量是有保障的。下一步計劃因地制宜在全鎮的農業經營主體連片土地上進行推廣種植,預計明年種植面積可以達到8000畝以上。”該鎮農技站站長高廣春說。
在孫莊社區,300余畝青儲玉米郁郁蔥蔥。孫莊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巖介紹道:“這塊地約300畝,首次嘗試種植青儲玉米,中農發集團專家推薦了優質青儲玉米品種并給予了技術指導,同時和附近的養牛場簽訂了收購協議,有了訂單就沒有后顧之憂,沒想到青儲玉米的產量和經濟效益都很可觀,一畝地可以產4噸左右青儲玉米,協議收購價420元每噸,這樣算下來兩茬青儲玉米去掉各類成本一年一畝地可增收1000元以上?!鼻鄡τ衩追N植也是該鎮傳統農業多元發展的新思路,蕭縣是傳統養殖大戶,肉牛的出欄量約5萬頭,青儲玉米作為優質飼料,有較為穩定的市場需求?!皞鹘y農業發展需要新思路,我們將繼續在傳統農業種植提質增效上面做文章,結合每個村的實際情況,適度發展了青儲玉米,通過良種和新種植技術的推廣,今年種植面積達到了3000畝,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預計明年種植面積可以突破8000畝?!鞭r技站站長高廣春說。
傳統農業“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楊樓鎮在農田基礎設施配套、良種新技術推廣、連片示范帶動等方面勇探新路,豐富農業發展業態,強化科技支撐,真正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在實處,扎實推進該鎮傳統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從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全力推進全鎮傳統農業多元化、產業化發展進程。
作者:劉騰飛
標簽:
上一篇:金葉飄香——云南曲靖市烤煙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讓讀者在作品中聽到中國在歌唱”(主題)——關于長篇小說《
2023-08-08 14:05
原標題:服飾版型寬大、上衣下裳、繡工精致為年輕人提供新的文化體驗方
2023-08-08 14:00
原標題:演員康勇:帶川劇變臉“破圈”吸睛新生代龍奕彤四川日報全媒體
2023-08-08 11:57
原標題:細心研磨劇情,才能讓《潛行者》站到高光中文匯報記者衛中正如
2023-08-08 12:02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回應社會關切(引題)?將繼續解決博物館預約難問題
2023-08-08 12:01
原標題:專訪|《長相思》總導演:古裝劇里依然有真實的人和情感澎湃新
2023-08-08 11:58
原標題:張藝謀首次涉足公安題材(引題)?《堅如磐石》國慶檔上映(主
2023-08-08 11:06
原標題:文博日歷丨立秋“咬秋”咬的是什么8月8日迎來立秋節氣古代文藝
2023-08-08 11:03
原標題:王霏霏:想塑造不一樣的“小辣椒”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劉越)8
2023-08-08 10:04
原標題:走進曹禺劇院體驗沉浸式感官戲劇(引題)?《尋找戲劇家》,閉
2023-08-08 10:06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未覺三夏盡時序已新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
2023-08-08 09:06
原標題:微電影|時光列車一趟列車一個時代一代人的奮斗歷程和社會變遷
2023-08-08 07:01
原標題:如果文物會說話丨精美銅器居然是一只洗手盆?看看古人洗手有多
2023-08-08 06:03
原標題:時隔17年第十三屆“桃李杯”回歸北京報名參與人數創歷屆之最工
2023-08-07 19:52
原標題:第四屆“好漢杯”八達嶺長城文創大賽發布征集令工人日報-中工
2023-08-07 19:55
原標題:在生活的夾縫中熱烈逐夢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期,電影《
2023-08-07 17:04
原標題:藝綻舉行《貓神在故宮》專場觀演(主題)“貓神”陪觀眾度過溫
2023-08-07 14:52
原標題:第五屆海峽兩岸形象美妝藝術邀請賽開賽兩岸同胞同臺“比美”中
2023-08-07 14:52
原標題:2023香港小姐新氣象:展現 "不被定義的美 "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
2023-08-07 15:02
原標題:以傳統文化點燃文化自信,《異人之下》打造中式超級英雄工人日
2023-08-07 14:52
原標題:走進博物館,還得愛上博物館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今夏,
2023-08-07 15:04
原標題:“打開藝術之門”上演爵士×世界音樂馬拉松(引題)12小時音樂
2023-08-07 12:03
原標題:以水墨現漓江氣韻畫家陽光作品展亮相中國美術館中新網北京8月6
2023-08-07 11:00
原標題:中央歌劇院紀念18位前輩藝術家音樂會上演(引題)“樂光永熠”
2023-08-07 10:53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2023八月合唱節正式啟幕(引題)多民族“聲生和鳴”
2023-08-07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