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份戰地簡報引出一部舞臺經典,全新武戲程式開創現代京劇先河(引題)?
(資料圖片)
《奇襲白虎團》敢打必勝精神代代傳(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韓軒
“同志們一番辯論心明亮,識破敵人鬼心腸。美帝野心實狂妄,夢想世界逞霸強。”京劇《奇襲白虎團》中嚴偉才的這段西皮流水,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唱段,鏗鏘有力地唱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虎口拔牙”的氣魄與智慧。
《奇襲白虎團》由中國人民志愿軍京劇團在朝鮮戰場上創作出雛形,志愿軍京劇團回國后劃入山東省京劇團(現山東省京劇院)后,又做了修改加工,用驚險的武戲動作、英勇的戰士風采征服一代代觀眾,成為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現代京劇經典。
1993年復排版《奇襲白虎團》中,劉建杰飾演嚴偉才。
1993年復排版《奇襲白虎團》劇照。
2023年4月,山東省京劇院來京演出《奇襲白虎團》。山東省京劇院供圖
靈感源于戰地簡報
《奇襲白虎團》是山東省京劇院的“看家大戲”,北京觀眾對它也絲毫不陌生。2020年該劇啟動最新一次復排,如今已在京演出9次。今年4月,該劇又一次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山東省京劇院副院長、《奇襲白虎團》1993年復排版嚴偉才扮演者劉建杰感慨萬千,“1964年,這臺戲在北京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大會,一炮而紅,它的創作是劇院老先生們集體智慧的結晶。”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爭最后一次戰役——金城戰役中,美國侵略者與南朝鮮偽軍“假談真打”,我軍戰士楊育才帶領小分隊,化裝成護送美軍顧問的南朝鮮兵,巧妙通過多道崗哨,插至南朝鮮軍白虎團團部,擊斃白虎團團長,打亂了南朝鮮軍防御體系,對志愿軍西集團順利完成戰役任務起了關鍵性作用。
1957年,還在朝鮮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京劇團演員方榮翔,在一份戰地簡報上看到了這個故事,深受觸動。他與同劇團的李師斌、李貴華等人商議,迅速創作出《偵察兵的故事》,并由殷寶忠、方榮翔組織排練和調度,很快就在戰士中演出。“后來,志愿軍京劇團回國并入山東省京劇團,便把這部作品帶回齊魯大地。”劉建杰說,1963年,山東省京劇團對已經定名為《奇襲白虎團》的作品再度進行加工。
這次修改讓《奇襲白虎團》的藝術屬性更加豐滿。主角從楊育才改成了嚴偉才,當地群眾崔大娘、崔大嫂的戲份增加,表現了中朝人民深厚的戰斗友誼,角色、武戲、舞蹈、音樂等方面都進行了充實和調整。
1964年,經過重新打磨的《奇襲白虎團》來京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大會,一炮而紅。1972年,該劇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自此全國傳開。
武戲堪稱獨一無二
無論是1964年第一次在京亮相,還是如今進行全國巡演,無論是資深戲迷票友,還是普通觀眾,看《奇襲白虎團》都會由衷感嘆:“好看!”
就觀感而言,排除地雷、匍匐前進、刺刀格斗等戰爭場面竟能在京劇舞臺上表現出來,令人拍案叫絕,《奇襲白虎團》的武戲堪稱獨一無二。
《奇襲白虎團》的好看,在于劇中氣宇軒昂、整齊劃一、奮勇殺敵的“尖刀班”。“傳統京劇中沒有表現現代戰爭的程式,用傳統戲拿大刀的動作去拿槍肯定不合適,老先生們就集體大開腦洞,大家一起研究出很多行軍排布、插入敵后的戰爭動作。”劉建杰說,老藝術家們從傳統京劇武戲中借鑒了翻騰跌撲,再吸收舞蹈的造型技巧,創造出前撲、劈叉等表現現代軍事動作的新程式,“這個戲唱念做打俱佳,尤其是武戲,最為精彩。”
為了增強“尖刀班”深入敵后、出奇制勝的刺激感,飾演嚴偉才的演員,還要從兩米多的高處前撲“下高”,連兩個虎跳前撲,接三個跳叉,再接360度跳叉,一氣呵成。不僅如此,還要面不改色完成后續演唱,對演員要求極高,被戲稱為“玩命動作”。
正因為表演難度大,國內鮮有院團能復排全場《奇襲白虎團》。劉建杰在1993年復排《奇襲白虎團》時,也是在老師輔導下現學這些動作。“那個高度比兩張桌子摞起來還要高,普通人可能站在那就慌了。我的老師就扶著我,先從平地開始練,然后上一張桌子,再上兩張桌子,最后才把這個動作完成。”
不光是主角,“尖刀班”每位演員都要動作有力連貫、緊湊漂亮,其他角色也要情緒到位。“傳統戲里,龍套上場不能有表情,有了表情就是攪戲,但現代戲不一樣,滿臺不能有空白。”劉建杰說,劇中無論是普通戰士,還是朝鮮群眾,都要時刻在戲中,“臺上眼神互相交流,臺上臺下也要默契交流,這才能塑造出一個豐滿的現代人物。”
在劉建杰看來,這部作品不僅為京劇現代題材劇目中的武打形體創新開了先河,也在現代故事的舞臺呈現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劇情還原戰爭場景
山東省京劇院曾在1993年、2020年兩次復排《奇襲白虎團》,刪去了帶有明顯時代烙印的表達,志愿軍戰士大無畏的精神和充滿智慧的作戰思路,則永遠留在了舞臺上。
“這是一部有濃厚歷史痕跡的作品。”劉建杰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他還在山東讀戲曲學校,當時學校就邀請過《奇襲白虎團》嚴偉才的原型楊育才,給學生們講這場戰役的故事。“在我自己成了復排版的嚴偉才之后,有一次我遇見了楊育才先生的親外孫,他把自己姥爺當年手繪的作戰地圖給我看。”劉建杰驚訝地發現,劇中的臺詞與這個地圖全都對得上,“比如從哪里出發,沿著哪條山界走,在哪里抓住俘虜,在哪里襲擊哨所,這部戲的信息清清楚楚地還原了整場戰役。”
哪怕是程式化的動作,觀眾依舊可以從中感受到當年志愿軍戰士面對的艱險環境。“松發地雷是什么?估計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了,我們這代人也沒親眼見過。”劉建杰說,但他聽劇團里去過朝鮮戰場的老先生講過,這種地雷踩到時不會爆炸,但只要腳一抬,立刻就炸。那怎么排雷?劉建杰手里一比劃,“要用匕首,非常小心地把地雷周圍的土松開,再用一個小別針,把地雷的引線別住,再用一個特定動作離開現場,地雷才不會響。”而這些動作,在《奇襲白虎團》第六場插入敵后排雷的場景中都用上了。
“老先生們去過朝鮮戰場,經歷過冰天雪地的環境,看到過戰士們的艱苦生活。”劉建杰說,劇中嚴偉才的唱段節奏明快,唱腔優美,一股視死如歸、一往無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躍然舞臺之上。現在的年輕人不了解這些,但通過這部作品,志愿軍戰士敢打必勝的信念與精神就能傳承下去。
作品簡介
《奇襲白虎團》被稱為現代京劇舞臺上的“動作片”,由山東省京劇院根據朝鮮戰場上真實事跡改編。該劇歌頌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中朝人民和軍隊并肩戰斗、用鮮血凝成的偉大戰斗友誼。劇中嚴偉才的西皮流水《打敗美帝野心狼》、王團長的二黃快板《決不讓美李匪幫一人逃竄》深受戲迷喜愛。
標簽:
上一篇:王舸:用芭蕾語匯講中國故事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一份戰地簡報引出一部舞臺經典,全新武戲程式開創現代京劇先河
2023-08-09 10:07
原標題:王舸:用芭蕾語匯講中國故事北京日報記者李洋著名舞蹈編導王舸
2023-08-09 09:58
原標題:第十四屆全國舞蹈展演活動落幕(引題)?天歌群舞《凝·芳》獲
2023-08-09 10:01
原標題:頂級富豪赤膊上陣的流量炒作雨馨還記得“馬扎之戰”嗎?據馬斯
2023-08-09 09:53
原標題:從影50年擁有“監制”新身份(引題)?任達華:我是來學的,不
2023-08-09 08:56
原標題:復排版《少年天子》月底登臺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幽香縷縷
2023-08-09 09:00
原標題:專家學者研討古文字學人才培養人民日報雄安8月7日電(記者楊立
2023-08-08 16:01
原標題:海淀:“書香人海”讀書會啟動北京日報訊(記者孫穎)“書香智
2023-08-08 16:07
原標題:展現境外詐騙工廠駭人內幕(引題)?《孤注一擲》內容“逼真寫
2023-08-08 16:00
原標題:景德鎮御窯瓷器走進恭王府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近日,“四
2023-08-08 15:55
原標題:紀錄片《郭味蕖》開播人民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劉陽)今年
2023-08-08 15:53
原標題:“讓讀者在作品中聽到中國在歌唱”(主題)——關于長篇小說《
2023-08-08 14:05
原標題:服飾版型寬大、上衣下裳、繡工精致為年輕人提供新的文化體驗方
2023-08-08 14:00
原標題:演員康勇:帶川劇變臉“破圈”吸睛新生代龍奕彤四川日報全媒體
2023-08-08 11:57
原標題:細心研磨劇情,才能讓《潛行者》站到高光中文匯報記者衛中正如
2023-08-08 12:02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回應社會關切(引題)?將繼續解決博物館預約難問題
2023-08-08 12:01
原標題:專訪|《長相思》總導演:古裝劇里依然有真實的人和情感澎湃新
2023-08-08 11:58
原標題:張藝謀首次涉足公安題材(引題)?《堅如磐石》國慶檔上映(主
2023-08-08 11:06
原標題:文博日歷丨立秋“咬秋”咬的是什么8月8日迎來立秋節氣古代文藝
2023-08-08 11:03
原標題:王霏霏:想塑造不一樣的“小辣椒”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劉越)8
2023-08-08 10:04
原標題:走進曹禺劇院體驗沉浸式感官戲劇(引題)?《尋找戲劇家》,閉
2023-08-08 10:06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未覺三夏盡時序已新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
2023-08-08 09:06
原標題:微電影|時光列車一趟列車一個時代一代人的奮斗歷程和社會變遷
2023-08-08 07:01
原標題:如果文物會說話丨精美銅器居然是一只洗手盆?看看古人洗手有多
2023-08-08 06:03
原標題:時隔17年第十三屆“桃李杯”回歸北京報名參與人數創歷屆之最工
2023-08-07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