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免费a级毛片_成年午夜一级毛片视频_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一级毛片_911亚洲精品国内自产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心理科普 | 人的成長是實現自我和諧的過程(五) 天天熱訊

實現人的自我和諧,即達到主體和諧、空間和諧和時間和諧,是人一生的任務。只不過在成長的某些特殊階段,完成某一方面的和諧會上升為人生特定階段的突出任務。現代文學家艾青曾說過一句非常符合發展心理學觀點的話:“人的一生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哪幾步?就是幼兒期(大約在3-6歲左右)、青春期(大約在12-16歲左右)和中年轉折期(大約始自40歲左右,歷時長短因人而異)。這是人生中的三個關鍵時期,人的生理、心理都要發生質的變化。


(資料圖片)

幼兒期:通過對自我的肯定,實現與空間和諧。

由于能夠自由自在地行走,空間活動范圍明顯擴展,從嬰兒期極樂意糾纏于母親懷抱發展到逐漸拉開與母親的距離,可以隨心所欲地走到想去的地方、接觸想接觸的人或物,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突變,自主感、主動感、自信心驟然增強。這個時期的心理狀態,像極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孫猴子,相信自己無所不能、無往不勝。他們整天熱衷于玩伴間的追逐、打鬧,把過剩的精力消耗在能夠展示自我體力、技能等方面的游戲之中。

對自我的肯定間接帶來了對父母的違拗。此時期的幼兒,對父母的幫助、指示、阻止等總是用“不”來反抗,這就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

青春期:通過對自我的否定,實現主體和諧。

人進入青春期,身體迅速發育,可心理發展相對滯后,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沖擊著心理的發展,使身心發展在這個階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兒童產生成人感,心理發展的相對緩慢使他們仍處于半成熟狀態,這種成人感和半成熟狀態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動產生種種矛盾的根本原因,如具體表現為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賴、心理性閉鎖與開放性、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等一系列矛盾現象。

這諸多的矛盾和不適應,給青少年帶來了極度的苦惱。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從一直嬉戲其中的客觀世界中抽回,重新指向主觀世界,開始強烈甚至是苛刻地審視自己的外貌、體征、能力、人格特征等,時而自我欣賞,但更多的是自感不足;時而激情滿懷,但更多的是沮喪迷惑;時而我行我素,但更多的是寂寞孤獨;時而自我感覺良好,但更多的是過分夸大自己外貌、能力等方面的某些不足而產生極度的焦慮。總之自信與自卑兩個極端交替出現于內心,表現出艾里克森所說的“角色混亂”特征。

因為發展的不協調,青少年的心理能力明顯滯后于自我意識,從而呈現難以應付的疑惑感、危機感。對自我的懷疑和否定,投射為對家長、權威和社會規則的懷疑和否定,表現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漠不關心、冷淡相對,或遷怒于其他成人,這就是所謂的“第二反抗期”。這是兒童心理發展中的正常現象,也是必經途徑,對此家長和社會應予以正確認識,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一人生的特殊轉折期。

中年轉折期:通過對自我的否定之否定,實現與時間和諧。

中年期是人生歷程中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階段,故有“中年期危機”之說法。心理學家萊文森研究發現,37至41歲對于多數男人是一個不穩定、焦慮和變化的時期。后來發現這個結論也適用于女性。在他研究的被試中,大約有一半人把這一階段視為實現人生目標的“最后機會”。這表明,中年的危機感主要是表現在時間上的危機感,是面對人生苦短、壯志難酬的無奈和迷茫。在我國民間長期流行著的一些說法,如“人過四十天過午”、“人過四十不學藝”、“人到中年天到秋”等,更一度給中國的中年人帶來了諸多消極的暗示,加重了這一時期人們的焦慮、疑惑。

按照艾里克森的理論,中年期的發展任務是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這里的“繁衍”,是指生命和事業的生生不息,是追求一種時間上的永恒。在人生的這一特殊時期,大多數人都要放慢或停下奔波的腳步,回顧自己曾經的過去,審視自己的現在,重新謀劃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方向。許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將做出不同程度有些甚至是全盤的調整、揚棄。

這是人生的最后一次重大轉折和考驗。完成這一轉折所需時間因人而異。人的一生經過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這樣一個完整的周期,應該說是才完成了生命的煉獄過程,從而步入享受生命的新階段。有的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完成這一最后的轉變,最后只能在困惑、遺憾和怨恨中抑郁而終(這些人在更年期將表現出強烈的煩躁和不適應);有的人很快完成了這一變化過程,對人生驀然有了一種全新的理解,體驗到了一種混沌頓開、大徹大悟、漸入佳境之感以及生命中從未有過的悸動、欣喜和溫暖,實現了人與空間、人與時間以及身與心之間的完美和諧——他會清晰而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所有的付出,都換來這一刻豐厚的回報;此生所有的缺憾,都在這一刻得以加倍的補償;生命中所有的磨難,都化作這一刻從天而降的巨大幸福……

這有些類似于馬斯洛所提出那種“高峰體驗”的巔峰狀態。馬斯洛在調查一批有相當成就的人士時,發現他們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過的一種特殊經歷,“感受到一種發至心靈深處的顫栗、欣快、滿足、超然的情緒體驗”,由此獲得的人性解放,心靈自由,照亮了他們的一生。馬斯洛把這種感受稱之為高峰體驗。現代心理學家李子勛曾這樣生動地描述這種高峰體驗:“這時,一種像海潮般的愉悅和滿足感從遙遠的心靈深處釋放、溢出、擴展,伴隨著高峰上的潔凈、安祥,和諧席卷了你,你似乎聽見了心靈的笑聲,品嘗到生命融入那種永恒與無限的感覺。慢慢的海潮過去,你的內心仍充滿著充沛的活力和美妙無比的欣喜,靈感激蕩,思想飽滿而充實。在以后很長的日子里,你對自我的態度和對世界的感覺已經完全的不同。”

宇即無限空間,宙即無限時間。一個實現了自我和諧的人,也就實現了和宇宙的和諧共生。

一呼一吸吐納天地之氣,舉手投足融入日月星辰——這是一種頓悟的釋然,一種巔峰的怡然,一種和諧的超然。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