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當前,青海省根據地勢特點,春耕由東向西逐步鋪開——機器聲隆隆作響,農民在田間翻耕破土,鋪膜保墑;農技人員深入大棚果園,講解種植技術;鄉鎮集市上人頭攢動,各類農資正在旺銷……
今年青海省苗情墑情如何?農資供應是否及時?備耕生產有什么新變化?近日,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農資企業等多家涉農部門了解了當前春耕備耕情況。
穩糧:守住“壓艙石”
虎年春節的的喜慶氣氛還沒有完全散盡,青海由東向西廣大農區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生產又開始了。出西寧,往海東市方向一路行來,廣袤的田野躍入眼簾,處處可見村民們忙活的身影。
整地、施肥、播種……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祁新莊村的農田村民袁發存正駕駛著施肥機在自家田里施肥,機器來回穿梭,田野上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這幾年馬鈴薯的市場行情好,去年一畝地純收入達到了1000元左右。我打算今年繼續種小麥和馬鈴薯。”袁發存介紹道:“如今,種地、收獲都是通過租賃合作社的農機設備,光種地一畝地的成本從100元降到40元,等種完地我就可以安心的出門打工了。”
“村里合作社現有的農機設備除了用于合作社流轉土地的使用,還會租賃給單獨的農戶,所以每到春播和秋收時節,設備都很緊俏。”祁新莊村珠民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祁喜民告訴記者,合作社一共有530畝土地,330畝用來小麥良種繁育,200畝已經種上了冬油菜,正在等待返青,目前,種植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今年,平安區將圍繞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農業設施‘一個支撐’,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強化農資儲備供應,持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全方位確保備耕春播有序展開。”據平安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魏占君介紹,近年來,平安區扎實開展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和閑置廢棄設施溫棚集中整治工作,通過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服務模式,積極組織全區新型經營主體將各種撂荒耕地集中起來進行耕作,有效擴大糧食生產面積。
農時緊、任務重,邁好第一步尤為關鍵。
“春耕備耕是每年農業生產的首仗,也關系到全年糧食生產穩定和市場供應。”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負責人介紹,去冬以來,全省各地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重大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總體部署,搶農時、備農資、強服務、抓培訓,目前各類春耕物資調儲充足,種植結構基本穩定,備耕生產有序推進。
據了解,今年青海將圍繞“保耕地、穩糧食、重油菜、強青稞、抓蔬菜”的總體思路,調整優化種植業生產結構、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將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預計今年全省農作物意向播種面積852萬畝以上,與上年持平,其中糧食作物445萬畝以上,油菜217萬畝,蔬菜65萬畝,其他作物125萬畝以上。
農資:發揮“穩定器”
這幾日,走進各地農資產品銷售點,可以看到前來選購化肥、種子的農戶絡繹不絕,工作人員詳細介紹經營品種和農資使用知識,指導農戶科學種田施肥。
“你好,我去年種的‘阿勃’品種的小麥,怎么有倒伏現象?。”“那就說明你撒的種子太多了,今年 一畝地按照20公斤就剛好。”這幾日,青海天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陸續迎來了購種高峰,公司總經理屈忠慧在閑暇之余都會向前來購買種子的農民講解選種“須知”。
“這幾年,在響應‘非糧化’政策的情況下,復墾的土地多了,種子需求量也增加了。我們從去年年底開始儲備種子,目前已儲備41萬公斤小麥種子,油菜3440公斤,玉米7000公斤,其中小麥是企業自己生產經營的。”屈忠慧介紹,近年來,企業一直承擔著平安區農作物種子工程項目的實施,為保證每年春播,公司相繼在平安區沙溝回族鄉石溝巖村、三合鎮祁新莊村、小峽鎮王家莊村等地建立繁種基地。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
化肥是農資中的重要物資,為了保障全省春耕生產有力有序開展,青海農牧生產資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去年十月份就開始著手儲備國家級和省級化肥儲備任務,目前已經完成省級儲備5.5萬噸,國家級儲備2萬噸的任務。
據青海農牧生產資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彭艷榮介紹,作為青海省國家級、青海省政府唯一化肥承儲企業,承擔著全省80%以上化肥供應任務,截至20日,公司已經向各主要農業縣下擺4萬噸化肥。
據悉,今年青海立足保需求、保供給,增強農資調運儲備,增設銷售網點,農資準備充裕。截止2月中旬,全省與全國各生產廠家簽訂各類化肥訂單總量10.7萬噸。另外,全省共儲備各類農作物良種3714.68萬公斤,馬鈴薯1573萬公斤、其它作物58.73萬公斤,種子儲備數量充足,能夠滿足春播生產需求。同時,各地深入開展備耕春播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有力保障了備耕春播生產有序推進。
農機:打好“開局戰”
“有了這些大型農機后,花個三天時間19畝地就能全部種完。”袁發存介紹道,從前純人工的種植方法最快半個月才能種完,如今通過租賃合作社的農機設備,不僅節約了人工費用,還節省了時間。
“播種機、覆膜機、撒肥機……這幾年,農機越來越多,咱農民種地不用那么費力了,購買農機還有補貼,今天專門來農機公司看一看打算再購買幾臺機械。”春耕在即,海東市樂都區光明農機制造有限公司門前三三兩兩前來購買農機的群眾不少。
眼下,正是春耕的關鍵時期,為充分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中作業的主力軍作用,為全省糧食生產穩產保供提供機械化作業保障,早在年前,青海省農牧機械推廣總站就下發了“關于做好備耕春播農機具檢修”等工作文件,要求各地積極做好大中小型拖拉機、深松機、旋耕機、播種機等各類農機具的檢修工作,為春季農機化生產打好“開局戰”。
“截止到目前,已檢修10.5萬臺套農機具,當前全省農機市場總體穩定,農機具及零配件間貨源供應充足,能確保備耕春播生產有力有序開展。”據青海省農牧機械推廣總站站長何彥武介紹,為提早掌握農機具及零配件的保障供應情況,摸清青海農機市場發展形勢,連日來,青海農機部門搶抓農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農機檢修保養服務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為春耕備耕工作保駕護航。
每年雷打不動的農機檢修既消除了農機具的安全隱患,又讓村民們吃上了“定心丸”。“每年這個時候農機中心都會派人專項檢修,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們給我們說說,讓農民們放心,讓我們用著舒心安全。”大通縣農機專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
不僅檢修機器,還要送培訓上門。何彥武告訴記者:“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使用大中小型農機具,普及農機使用知識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強化技術培訓,去冬今春,省農機部門積極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機操作手、農機技術人員培訓,認真抓好備耕春播期間農機具檢修和重點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截止目前,培訓技術人員及操作手3400人次。
“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途徑。”據許振林創新工作室負責人許振林介紹,2017年,在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青海農機總站成立了以推廣研究員許振林同志命名的“許振林創新工作室”,該工作室成立以來,著眼青海省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經濟作物機械化技術攻關、農機化生產工藝革新以及農機具研發等工作,相繼研發了保護性耕作技術、深耕整地技術、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蠶豆生產全程機械化等技術,這些新技術為當地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