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免费a级毛片_成年午夜一级毛片视频_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一级毛片_911亚洲精品国内自产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紅三葉草提取物獲批準為脲酶抑制劑新飼料添加劑

時間:2023-08-01 13:35:35    來源:農民日報    


【資料圖】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第692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牽頭,聯合湖南菲托葳植物資源有限公司和中優乳奶業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研發的“紅三葉草提取物(有效成分為刺芒柄花素、鷹嘴豆芽素A)”獲批準為新飼料添加劑產品。

紅三葉草提取物是以紅三葉草為原料,經醇提、濃縮、脫脂、精制、沉淀和干燥等工藝制得的以刺芒柄花素和鷹嘴豆芽素A為有效成分的飼料添加劑,用于育成期奶牛和成年奶牛飼料,具有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抑制瘤胃氨氮釋放速度和提高氮利用率的功能。該產品在添加尿素的日糧中應用效果突出,在提高反芻動物生產性能和豆粕減量替代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對于牛羊等反芻動物而言,尿素是重要的非蛋白氮飼料。2012年歐洲食品安全局發布研究報告中明確,尿素(每天不超過0.3 g/kg體重)對動物和人體均沒有安全性風險。美國和歐盟等奶業發達國家奶牛日糧配方中,尿素推薦添加量為不超過全混合日糧干物質采食量的1%,約200克/牛/天。經調研文獻,國外53個奶牛日糧配方中,尿素的平均添加量為160 g/牛/天。國際上已經把尿素飼料作為牛羊等反芻動物重要的氮源營養素,在健康養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測算,我國每年尿素需求量為350萬噸,氮替代量相當于2377萬噸豆粕,替代效果非常可觀,是實現“豆粕減量、節本增效”目標的重要突破口。

但是,在我國日糧結構模式下,尿素利用率偏低,“想加而不敢加”的問題突出。在瘤胃內,微生物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唯一酶,脲酶活性過高導致尿素分解過快,無法被微生物及時利用合成優質的微生物蛋白,而被吸收進血并以尿素形式排放體外,容易造成氮浪費和氨中毒。因此,適當抑制脲酶活性,有助于提高尿素氮利用效率,促進微生物蛋白合成和乳蛋白前體物有效供給。脲酶抑制劑則是降低尿素分解速度的有效產品。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業創新團隊潛心研究尿素氮高效利用三十年,堅持“基礎理論研究驅動產品創制開發”的科學思想,以“尿素分解菌與脲酶多樣性基礎—優勢脲酶鑒定與結構解析—脲酶抑制劑篩選與生產”為主線,開展系統性研究。研究建立了瘤胃尿素分解菌分離培養新方法,分離并準確鑒定12個菌種28株具有脲酶活性的尿素分解菌,拓展全球尿素分解菌數量46%;揭示了瘤胃尿素分解菌與脲酶基因多樣性高的基礎特征,構建庫容1.4萬的瘤胃脲酶基因數據庫,結合宏基因組方法鑒定高豐度、高共有性、高活性的優勢脲酶基因簇,利用冷凍電鏡揭示優勢脲酶蛋白結構特征;應用分子對接技術靶向脲酶活性中心,篩選出鷹嘴豆芽素A和刺芒柄花素等脲酶抑制劑,發揮高效抑制作用,優化從紅三葉草中提取鷹嘴豆芽素A和刺芒柄花素的工藝,有效成分含量達20%以上;經第三方機構奶牛飼養試驗評價,紅三葉草提取物產品顯著抑制奶牛瘤胃脲酶活性,降低瘤胃氨氮釋放速度37.4%以上,提高氮利用效率12.8%以上,提高產奶量9.6%以上。紅三葉草提取物產品實現工業化生產,在江蘇、浙江和甘肅等地開展示范應用,顯著降低奶牛豆粕用量,提高尿素氮利用率和產奶性能。

紅三葉草提取物新飼料添加劑品種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反芻動物脲酶抑制劑創制實現了從化學合成品到植物天然產物的跨越,更加安全、綠色、高效。新一代植物提取物瘤胃脲酶抑制劑將為尿素高效利用提供強有力支撐,對于助力國家豆粕減量替代和提高養殖效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雷少斐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