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江西省新余市市場監管局立足構建“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格局,把握新機遇、找準新定位,深化改革創新,強化擔當作為,在工作中牢牢把握“三條主線”,全力以赴推動市場監管工作因勢而謀、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再上新臺階。
情系“熱線”為民解憂。堅持人民至上,牢記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思想根源上解決“為什么工作”、“為誰工作”的問題。2022年,全市12315平臺共接收各類投訴、舉報、咨詢22792件,辦結率98.46%,回訪滿意率98.28%,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10余萬元。出臺優化營商環境50條措施,著力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通堵點,企業開辦2個小時辦結。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精準對接基層所盼、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把對群眾的真摯感情轉化為做好市場監管工作的滿腔熱情。
守牢“底線”敢于擔當。市場監管工作直接面向經營主體和廣大消費者,產品質量、“三品一特”安全監管、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都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開展監督執法時,始終以敢于負責的勇氣、敢于擔當的精神、敢于較真的勁頭,嚴守安全底線、廉政底線和紀律底線。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和專項檢查,查辦“兩品一械”案件270件。升級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23.6萬只氣瓶納入管理。開展多輪特種設備安全大檢查,排查安全隱患550余處,真正用擔當負責踐行好市場監管人的初心使命。大力推動“五型”政府建設,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認真抓好干部選拔任用,堅持開門醞釀干部,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市場監管“鐵軍”。
瞄準“高線”爭創一流。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自覺增強“不爭先進就是落后、不在上游就是下游”的奮進意識,保持“志存高遠、不甘落后”的心態,爭坐“第一排”,推動各項工作進位爭先。堅持七年磨一劍,打通跨37個部門278項應用,趟出了一條“一照集證、一碼統歸、一照共享、一碼暢行”電子證照改革新路子。進一步開闊視野、提升格局,緊盯全省、全國的標桿,把每一項工作定高目標,力爭在更多的領域逐步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樹立更多的先進典型,創出更多的新余經驗,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市場監管工作品牌。(通訊員 簡偉)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北大教授朱鳳瀚帶領讀者閱讀古代中國的家族與國家中新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應妮)商務印書館“涵芬書房名家系列講座·第二講:古代中國
2023-03-27 13:37
原標題:商代前期:中國步入成熟文字時代文字的起源與發展是早期文明研究的熱點,也是研析社會文化的重要觀察點。漢字作為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
2023-03-27 13:44
原標題:中國古代中人群體的歷史演變【讀史札記】“中人”是古代社會人際交往尤其是經濟往來的必然產物,這一群體廣泛存在于社會各領域,具體
2023-03-27 13:44
原標題:探索驚悚喜劇邊界電影《了不起的夜晚》首映3月26日,電影《了不起的夜晚》在北京舉行首映禮。編劇、導演馬凱,監制易小星,領銜主演范
2023-03-27 13:52
原標題:唐代新樂府與樂府體的重構唐代“新題樂府”是與古題樂府相對的概念,又稱“新樂府”。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當是中唐詩人李紳,他創作《
2023-03-27 13:45
原標題:種下一株株草藥,感悟中華文化之美(主題)同濟大學開辟“留學生中醫文化體驗園”(副題)文匯報訊(記者吳金嬌)當歸、枸杞、芍藥、
2023-03-27 11:53
原標題:京劇《吝嗇鬼》(引題)?丑行挑梁演繹西方經典喜劇(主題)李俐北京京劇院全新創排的小劇場京劇《吝嗇鬼》,用國粹藝術的唱、念、做
2023-03-27 11:48
原標題:舉辦13場文化活動(引題)?順義“文化進萬家”圖書文化節啟動(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可心路艷霞)由順義區委宣傳部、天竺鎮人民
2023-03-27 10:51
原標題:2022版舞劇《孔雀》在保利劇院創造一天連演三場紀錄(引題)?楊麗萍再現“孔雀女神”迷人魅力(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昨天,65歲的
2023-03-27 10:35
原標題:昆劇《人在草木間》(引題)?一縷茶香浸潤兩岸情(主題)李俐“人在草木間”,合起來便是一個“茶”字。北方昆曲劇院新創昆劇《人在
2023-03-27 10:40
原標題:從兩場年輕人的“排隊”里能看到什么黃啟哲這兩天,兩場年輕人的“排隊”上了熱搜。首先是某平臺舉辦的盛典前夜,各家明星后援會帶著
2023-03-27 10:46
原標題:道義、力量、耐心、策略等要素至今還在影響中國人的競爭觀——(引題)?中國四大傳統競爭哲學觀(主題)宮玉振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戰
2023-03-27 10:47
原標題:還在談AI歌手?現在已經有歌手AI了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沈昭近期,歌手、詞曲創作者、音樂制作人陳珊妮推出了全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
2023-03-27 08:35
原標題:《狂飆》之后,張頌文渴望“自由”中新社太原3月26日電?中新社記者胡健“什么是一個演員最好的狀態?”過去從沒有人這樣問過張頌文,
2023-03-27 08:38
原標題:西安收藏家收藏古磚千余塊傳承“姓氏”文化記憶中新網西安3月26日電(高鋮)“收藏古磚一直到現在,我總共收藏了大概有近3000塊古磚,其
2023-03-27 08:42
原標題:王安憶對談余華爆火,那些熱愛文學的年輕人通宵排隊搶票澎湃首席評論員李勤余這幾天的上海,春寒料峭。如果出門時不多添幾件衣物,撲
2023-03-27 08:40
原標題:大型公益勵志紀實電影《筑夢》在南寧首映中新網南寧3月26日電(張廣權)3月26日,大型公益勵志紀實電影《筑夢》首映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2023-03-27 08:41
原標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丨聚焦夏商周三代探尋何以中國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將于27日展開最終評選,共有22個項目入圍,最
2023-03-27 07:43
原標題:“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首次亮相天津中新網天津3月26日電(王在御崔景圣)25日,“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在天津萬象城展出,這也是該
2023-03-27 05:37
原標題:“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青島開幕3月26日,“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青島市美術館開幕。此次“韓美林生肖藝術展”是繼北京故宮博物院、泰
2023-03-27 05:51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蕪湖鐵畫將首次在京展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
2023-03-26 15:49
原標題:電影《不止不休》太原路演導演王晶攜張頌文分享幕后故事中新網太原3月26日電(記者胡健)講述一名調查記者故事的電影《不止不休》正在全
2023-03-26 15:36
原標題:工人版畫作品走進校園文化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婁嘉明趙志忠3月25日,三峽大學第九屆桃花文化節隆重開幕,來自中國一冶
2023-03-26 14:40
原標題:獨“鋦”匠心?非遺技藝讓殘瓷重生人民網記者王帆“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年長的人或許還記得,早年間,在悠長的小巷里,手
2023-03-26 14:35
原標題:“冰箱”詞義里的時代變化楊絳先生1984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老王》,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其中一段文字這樣寫道:“有一年夏天,
2023-03-26 13:53